廣州市番禺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米業分公司年產大米15000噸生產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公示
一、項目基本情況
廣州市番禺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米業分公司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上坭村、下坭村糧食工業區3號地塊(中心位置東經E 113 度 22分 46.988 秒,北緯N 22 度 52分 36.727 秒)。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環保投資100萬元,占地面積2262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棟三層的廠房,主要包括加工車間、包裝車間、投料車間、暫存車間等作業區域,共設置2條生產線,主要人事大米加工,年產大米15000噸。項目勞動定員78人,均不在廠內食宿,工作班制為1班制,每班8小時,年工作天數為300天。項目不設鍋爐和備用發電機。
二、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一)廢水
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排入自建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經市政下水道排入蕉門水道。
(二)廢氣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大米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礱谷、下料、粉碎等過程產生的粉塵采用脈沖除塵和旋風除塵設備對產生的粉塵進行收集處理,通過13根15m排氣筒和3根18m排氣筒(共16條排氣筒)高空排放,排氣筒編號為FS-01、FS-03、FS-06、FS-07、FS-09、FS-11、FS-12、FS-14、FS-16、FS-17、FS-18、FS-19、FS-20、FS-23、FS-24、FS-25。
(三)噪聲
項目主要產噪設備采取了隔聲、減振等降噪措施。
(四)固體廢物
生活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集中收集,并定期由環衛部門統一清理運走;一般固體廢物為雜物、廢包裝袋、收集粉塵(碎米谷糠)、小沙石、磁選出的鐵屑,經統一收集后外售相關回收單位處理,不能回收的由相關單位清運處理。廠區固體廢料堆放區域已建好,并設置在室內,以做好雨水浸泡、揚塵等措施。
三、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根據廣東中諾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報告編號:CNT202103219),結果表明:
(一)廢水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自建一體化污水治理設施處理后經市政下水道排入蕉門水道。經監測,綜合污水排放口(水-01)處各污染物排放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要求,符合環評及其批復標準要求。
(二)廢氣
本項目礱谷、下料、粉碎等過程產生的顆粒物經旋風除塵器、脈沖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 ~18m排氣筒排放;經監測,有組織排放可滿足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排放限值要求。
無組織廢氣污染物顆粒物排放達到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符合環評及其批復標準要求。
(三)噪聲
項目廠界晝夜間噪聲值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符合環評及其批復標準要求。
(四)污染物排放總量
本項目大氣污染物顆粒物合計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符合環評文件及其批復的總量控制建議指標要求。
(五)固體廢物
經現場檢查,一般固廢貯存場所基本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根據驗收監測結果,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相應排放標準要求,工程建設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四、驗收結論
經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轉發<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函》(粵環函〔2017〕1945號)、《廣州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工作指引的通知》(穗環〔2018〕30號),本建設項目按照《關于廣州市番禺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米業分公司年產大米15000噸生產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穗南環管影〔2021〕15號)的要求建設試運行,項目建設性質、規模、地點、設備、采用的生產工藝和防治污染的措施未發生重大變動,項目落實了環評及批復的要求,環境保護設施的能力可滿足主體工程的需要,符合“三同時”環保制度,符合驗收合格條件。
公示期:2021年9月27日~2021年10月29日
建設單位:廣州市番禺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米業分公司
聯系人:陳小姐
聯系電話:13640880442

![[nav:name]](/static/upload/image/20190910/1568098723690328.jpg)
